为进一步践行课标理念,借力名优教师引领,共享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共富,2023年12月21日—22日,温州市蔡景台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龙湾区海城一小设站学校体育教师、温州市部分中职骨干教师赴泰顺县参加工作室第二十次送教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小学、初中、中职、高中四个分会场进行,并以课堂教学、研讨点评、主题分享、专题讲座等多样化的形式展开研讨交流。旨在以新课标引领中小学体育课堂变革,切实提高育人质量,加强区域间的教师交流与学习,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小学会场
12月21日上午小学分会场在泰顺县育才小学举行,在学校操场,与会人员一起聆听了来自泰顺县文祥小学朱建伟老师带来的《田径:耐久跑的练习方法2-匀速耐久跑》,龙湾区海城第一小学王佳丽老师带来的《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的练习方法1》,平阳县昆阳镇第二小学林洲老师带来的《田径:迎面接力跑的动作方法》三堂精彩的体育课。
三位教师按照省纲要“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要求构建单元教学,以“学练三个一”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教师情绪饱满,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自主的情况下完成各项学练任务,实现了“三有四化”的课堂转型。




初中会场
初中会场在泰顺县育才初级中学举行,泰顺县育才初级中学的李小龙老师带来的《体操:肩肘倒立的动作方法》,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叶志远老师带来的《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1》和洞头区元觉义务教育学校黄峰华老师带来的《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练习方法2》三堂精彩课堂。
三位老师都紧紧围绕新课标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遵循“学、练、赛、评”一致性,聚焦“三有四化”课堂教学转型要求。通过任务链驱动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使学生的体能发展、技能学习、运动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上得以落实,真正打造以生为本的真实课堂。




经验交流与专题讲座
12月21日下午是主题交流和专题讲座环节。首先来自泰顺县育才小学的林薛迪老师带来题为《让“三有四化”的体育课堂成为一种常态》和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胡华余老师带来题为《五育并举,为乡村学校体育赋能》的经验交流。
两位老师结合自己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落实因材施教。建议大家根据“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进行整体的单元设计,在教学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法学法,教学组织进行详细的分析。从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布局出发,注重细节,狠抓落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建议与会老师重视课外活动的安排,学校体育器材的创新,学生体育类竞赛的开展,从而更好的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


温州市第八中学张维时老师带来《新课标背景下提升体育中考成绩的思考与策略》的专题讲座。他首先从体育中考的评分标准的变化,学校运动场地设施,学生生源、家长的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背景介绍,充分剖析了当前体育中考的现状。根据现状,提出了巧用四维评价,追踪评价,过程评价,技能评价,作业评价等切实可行的评价手段。再从学校三年的中考规划,合理利用学生的课外运动时间,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不变”应“万变”,助力体育中考。

温州市南汇小学吴小宝老师作主题为《“三有四化”背景下学练赛评一体化课堂实践》的专题讲座。他从“三有四化”的背景分析,结合“学、练、赛、评”中的课堂实践出发,重点阐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三有四化”课堂转型要求,再根据具体的指标,行为表现,意义价值等方面进行实例分析,让与会老师更为直观的理解在教学中如何落实“三有四化”课堂转型。

高中会场
12月22日上午,高中组活动走进泰顺中学。泰顺中学谢毓星老师的《篮球:传切配合的练习方法》,温州市二十一中郑玲彩老师的《排球:垫传球技术组合运用方法1》,永嘉中学叶渭州老师的《田径:快速跑的练习方法1》三节高中课堂给大家带来一场视界的饕餮盛宴。
三堂课都着重关注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融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明确各专项的技术基本原理和关键要点,借助示范、分解练习和小组对抗以及模拟真实的运用情境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会技术的运用时机和方法,注重个体差异,通过分组练习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有所收获。



职高会场
职高组的分会场设在在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活动现场的三节课分别是: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苏健老师的《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练习方法2》、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陈志鹏老师的《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练习方法1 》和龙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蔡万首老师的《足球:变速运球练习方法1》。
三位老师都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运动项目的结构化来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方法,做到了真正的引导教学。引导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爱探究,让小组内的成员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并且在真实的情境当中提高了个人和团队的运动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拓宽学生思路,充分发挥学生互帮互助、互学互练和互评的能力,也充分展现了高职体育课堂技能强、体能佳、精神好的教学新样态。




经验交流与专题讲座
22日下午的活动由温州市第二职业学校毛方枢老师的经验交流《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作业及比赛的思考与策略》拉开帷幕。他从体育课后作业的重要性谈起,建议大家要合理的利用平台资源,与班主任共同布置体育课后作业,再进行课后作业的检查反馈。同时还就如何进行体育赛事的组织进行了深入讲解,让与会老师对体育课后作业的组织、实施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金新建老师带来题为《依托“永不落地”系列活动,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他就学校开展“永不落地”系列活动的缘起,活动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活动的具体成效三方面给与会老师一一进行了叙述。尤其是在实施举措中要采用师生互带、培养兴趣,自主探究、创新规则,全员参与、激发活力等手段。再通过一个项目逐渐带动更多项目在学校的发展,如拳击操,羽毛球,乒乓球,舞龙等等,为多彩的校园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支撑。两位老师的内容聚焦当下热门话题,课堂转型、体育作业、社团活动等,多个维度开展理念创新和教学改革,聚焦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育。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蔡景台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送教泰顺活动的意义,对与会教师不畏严寒、笃实好学的学习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以《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成长》为主旨开启了专题讲座。首先,他就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在课程,课堂,课外,教研与培训等方面全面提高和加强,且要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要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最后,他要求各地各校以课标为纲领,围绕课堂教学转型,落实课堂常规,努力提升自我的教学素养,为温州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教学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解读新课标、聚焦新理念,才能实现思想、行为上的共同富裕。前方的光亮源自心中的梦想,在蔡景台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愿我们眼里有人,心中存爱,勿忘初心,继续奋力前行,携手共进,一起期待温州体育与健康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